公募限薪,基金经理再也不能旱涝保收了?
最近基金经理们估计挺挠心,不仅基金业绩还没多大起色,另一边公募基金限薪潮也来了。
已经有地方证监局发通知,要求辖区内的各基金公司在这个月底之前,上报高管和基金经理的薪酬,并且报送薪酬激励约束机制的方案,明确提到要抑制薪酬过高,增长过快的问题。
都要求出具体落实方案了,看来限薪这个事情眼瞅着越来越近。
早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,基金圈就有风声说基金经理可能要限薪,每年工资和奖金加起来不能超过1000万,而且年终奖也要延迟发放。
果不其然,后面一连串关于公募基金行业薪酬管理的证监会官方消息,就陆续出来了——
2月,发布了《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》。
里面提到要建立长效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,避免短期、过度激励等不当激励行为,还要确定薪酬递延支付标准、年限和比例等。
这里解释一下“递延”,就是钱分多少年发完的意思。
比如延后支付3年,延期支付金额不少于40%,那就可以第一年发30%,第二年发30%,第三年发40%那样。其实金融机构员工的绩效薪酬都要求递延的,只不过之前机构不一定会严格执行。
(来源:证监会)
然后4月,发布了《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。
同样提到要强化长效激励约束机制,并且列举了一些具体的考核指标,比如3年以上长期投资业绩、投资者实际盈利,弱化规模排名、短期业绩、收入利润这些指标的考核比重,然后薪酬递延制度也要严格执行。
(来源:证监会)
紧接着5月份,发布了《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》,再次强调要科学的薪酬管理还有考核机制,而且要与合规和风险管理相挂钩。
意思就是搞利益输送老鼠仓这些不合规的,还有风格漂移高换手率这些为了获得一时高收益,不注意风险防范的行为,如果基金因此在后续一段时间内大亏的话,薪酬考核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分不少了。
(来源:证监会)
对于公募基金无论是赚是亏,基金经理都稳拿管理费,旱涝保收这个事情,一直是基民们的槽点。
特别是近一年来,基民们看着自己手上的基金大亏,但基金经理的管理费却仍然是猪笼入水,心理更加不平衡,产生信任危机。
所以监管频频发声,也是为了给大家信心,让公募基金未来能更好的发展下去。
公募基金到底有多赚钱?
从4月份披露的基金公司年报来看,去年公募基金的管理费超过千亿,管理费收入第一的是易方达,达到了106亿,第二第三的广发和汇添富是70亿左右。
当然,这钱基金公司也不是全部入袋的,还要分25%-35%左右的佣金,也被称为“客户维护费”,给到销售渠道那边,比如银行、券商、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。
毕竟绝大部分的基金销量,其实就来自于这些代销的平台。
至于具体到基金经理的薪酬和奖金是多少,就是一个保密度很高的事情了。
去年蔡经理出圈,树大之后难免招风,被人爆出拿7000万年终奖之多,但后来这事也被诺安基金公司给否了,说没那么夸张。
管理费在扣完渠道佣金等所有成本之后,才会分一部分给基金经理和团队,比例大概是10%-30%那样,基金经理拿到钱之后,还得按45%的最高档位来纳个人所得税。
不过还是有上海基金圈的人出来爆料,说大部分普通的公募基金经理,年薪只在百万左右,而百亿以上规模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,年薪可以到千万,冒尖的顶流甚至达5000万以上。
这个月深圳上报薪酬的基金人士,也说有基金经理年薪超5000万的。
相比起来,私募基金经理的收入会更高。
因为私募是以创造绝对超额收益为主,所以在拿管理费之外,更多是和业绩挂钩,然后拿到超额收益的20%作为奖金,所以那些百亿明星私募基金经理,年入亿元都是有可能的。
只不过随着市场波动,行情差的时候,收入就会从天堂掉到地狱。
正所谓人往高处走,在限薪这个事情出来之前,已经有众多公募大佬陆续离职奔私,那么在公募限薪之后,基金经理离职可能更是会成为常态,跳到更大型的公募基金公司,或者直接就奔私了。
当然,在薪酬之外,基金经理也会考虑职业发展前景的问题,就像大家找工作那样。私募不仅限制更少,操作的时候自由度更大,好的私募基金公司发展前景也会更好。
像3月的时候我们讲“四冠王”赵诣奔私,他去的泉果基金,是初代证券大佬王国斌新设立的,正是发展壮大的时候,前景就要比原来那个国有银行系的农银汇理好太多。
截止上周末,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110位基金经理离职,董承非、崔莹、肖肖、周应波等多个明星基金经理位列其中。
所以往后咱们跟着长期投明星基金经理的基金,即便真正理解并认同了TA的理念,在浮亏之时也能拿得住,但也很可能会遭遇一个自己无法把控的大风险——
那就是基金经理哪天直接奔了私,就算你想继续买TA的产品,百万起步的购买门槛,也会将很多人拒之门外了。
当然,大的公募基金公司整体投研团队的实力也会更强,基金经理更换之后业绩不一定就会差很多。
但基民心目中对人的信任问题,就没那么快能衔接上,换人之后,也要花另外的时间成本去考察。
所以如果基金经理离职成为常态,这么一来,投指数就越来越显示出其优势了,够省心。
其实基金管理是一个专业度很高的事情,过五关斩六将之后,能成为基金经理的人可以说都是精英,收入高无可厚非。
关键是,这个高收入得和基民们长期稳健的收益相匹配。
所以考核中长期业绩,并通过绩效递延,让基金经理兼顾收益和风险防范相平衡这些措施,咱们举双手赞成。
但对于薪酬限制,怎么做得合理奖赏而不过度“一刀切”,留住公募人才,就是一个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了。
加上星标
可以更快找到理财巴士喔~
理财巴士发布时间 20220527
本公号原创内容版权归理财巴士所有
转载请注明:
文章来源:理财巴士
微信公众号:LicaiBUS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文章目录
觉得有收获就点亮星星,
或点个赞给小巴鼓励吧